2024年8月13日,张学良与赵一荻唯一的儿子张闾琳在美国去世,享年94岁。他是张学良五个孩子中最后一位离世的。张闾琳的一生,充满了坎坷与悲伤,却也有着无尽的坚韧与勇气。
张闾琳出生于1930年,他的诞生注定与众不同。那个时代,他的母亲赵一荻不过是张学良的妾室身份,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他一生都未曾踏足“大帅府”,似乎从一开始,命运就为他设下了与众不同的轨迹。或许,这种身世使得他的未来充满了无数的变数与波折。
张闾琳7岁时,命运的风暴第一次狠狠地击打了他年幼的心灵。父亲张学良被拘禁,这个突然的变化让他不得不与母亲赵一荻相依为命。之后,他们的生活便像一片漂泊的孤舟,四处流浪,曾在香港等地经历过颠沛流离,直到岁月洗尽了他们的无奈。
展开剩余72%然而,生活并未给他太多喘息的机会。在张闾琳9岁时,父亲的妻子于凤至患上了乳腺癌,病情严重。为了寻求治疗,赵一荻不得不将张闾琳送到远在美国旧金山的伊雅格夫妇家里寄养。幸运的是,伊雅格夫妇将他视如己出,不仅给予了他温暖的家与关爱,还为他提供了优良的教育资源。这段日子,虽然远离故土,却也给张闾琳带来了短暂的平静。
然而,这段平静并不长久。在漫长的求学过程中,张闾琳一直未曾收到来自父母的任何消息,他的父母同样也被困在深深的忧虑与无奈中。时间如流沙般悄然流逝,张学良和赵一荻无法得知儿子的下落,心中的痛苦与思念无可言表。
后来,张闾琳结识了陈济棠的侄女陈淑贞,二人一见如故,开始了恋爱关系,仿佛生活重新找到了些许色彩。而就在此时,张学良夫妇派出的董显光终于通过多方打听,找到了张闾琳,时光流转,父母与儿子的失联已整整15年。长达15年的分离,积压了无尽的思念、担忧与无奈,重逢的那一刻,所有情感交织在一起,或许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其中的复杂与沉重。
1956年,张闾琳得到了前往台湾探望父母的许可。这次的行程,不仅是一次家庭团聚,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。带着心爱的女友陈淑贞,张闾琳前往高雄,终于与被囚禁的父母重聚。那一刻,曾经的离散与痛苦化作眼泪与欢笑,家族的凝聚力得以在相见的时光中重拾。张闾琳与陈淑贞结婚后,二人育有两个聪明伶俐的儿子:1962年出生的张居信和1964年出生的张居仰,他们继承了父母的聪慧基因。
1994年,64岁的张闾琳借回大陆参加航天会议的机会,再次回到了沈阳,怀着对祖父张作霖的崇敬与思念之情,他专程前往祭拜祖父的陵墓。当他看到祖父的墓地保存得如此完好时,内心充满了慰藉。这不仅是对家族根源的尊重,更是对先辈的深深告慰。回到美国后,他迫不及待地将这一切与父亲张学良分享,告诉他祖父的陵墓依然庄严而宁静,仿佛一切都得到了时光的庇护。在他看来,这份家族的荣誉感,也将随着自己在祖父墓前献上花篮的举动,传递下去。
然而,张闾琳心中一直有一份遗憾,那便是自己无法流利地说中文。长年在美国生活,中文逐渐被他遗忘,岁月的流逝让这段文化的纽带变得越来越疏远。每当他想起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无奈与惋惜,那种无法与家族根源完全连接的失落感,始终萦绕在他心头。
1957年,张学良被迁往台湾的高雄,后又迁至台北近郊的北投。那时,他已年近60岁,岁月在他的面容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,写满了风雨与苦难。由于长期被限制自由,他的生活几乎完全局限于家中,日复一日的孤独伴随着他度过了无数个漫长的夜晚。而与此同时,赵一荻的健康也日益恶化。她早年患有肺癌,切除了一个肺叶,身体一直不好。而张学良本身也患有严重的眼疾,视力几乎丧失,耳聋得几乎听不见外界的声音。多年来,赵一荻成了张学良的“眼睛”和“耳朵”,但她的身体状况也无法承载这份重担,她大声说话会气喘吁吁,十分痛苦。两人只能依靠轮椅互相扶持,在彼此陪伴中默默走完了余生。
发布于:天津市牛策略-十大配资公司排名-线下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入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