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中把人才分为四种:德才兼备是圣人,有德无才是君子,有才无德是小人,无才无德是庸人。
司马光认为,如果没有圣人和君子可用,那宁肯用庸人也不用小人。
如果用司马光的公式去套吴起,吴起算是个有才无德的小人。
毫无疑问,吴起有绝世才华,文能提笔安天下,武能下马定乾坤,他能文能武,绝对算是个人才,但他这个人一直受到诟病的就是人品不咋地,屡次刷新道德的下限。
吴起年少的时候,家里颇有资财,他就打算用这笔钱为自己谋求一官半职,但最后官职没捞到,钱也败光了,这件事就成了当地的笑谈,很多乡党就笑话吴起是个败家子。
吴起十分在乎脸面,居然一怒之下提剑杀了三十多人。先不说吴起有多残忍,光凭他一人就能杀三十人,吴起的武艺倒挺高强的。在吴起眼中,凡是笑话他的都该死,他大开杀戒,置国法人情于不顾。
展开剩余71%杀了人的吴起,不顾他的母亲,连忙逃走,走之前还咬破胳膊发誓:成为不了卿相,誓不入卫!吴起确实是个狠人,发起狠来连自己都咬。
吴起离开卫国后,拜曾参为师,学习儒术,没多久吴起的母亲病逝,吴起居然不回家奔丧,这让曾参很瞧不起,曾参是孔子的弟子,最重视忠孝礼义,你吴起当我的徒弟,居然母死不归,你这是大不孝,类同禽兽,所以曾参就将吴起逐出师门。
吴起又改学兵法,然后到鲁国侍奉鲁君。当齐国来攻打鲁国时,鲁君想任命吴起为将抵御齐国,但鲁国大臣都说吴起娶齐女为妻,一定向着齐国。吴起听说后,回到家二话没说就把妻子杀了,表明自己不偏向齐国。
吴起真是太冷血了,好歹是结发妻子,为自己生儿育女,操持家业,居然说杀就杀了。在吴起眼中,名利远大于父母亲情、夫妻恩情,如果有抉择,吴起必然会首选名利。
吴起虽然被任命为鲁将击败了齐军,但他也被鲁君猜忌,这很正常,吴起连老婆都舍得杀,万一哪天想杀国君,还不是顺带手的事,这人不能用。吴起没办法,只能离开鲁国投奔魏国。
吴起有能力,来到魏国后,帮助魏国抗秦,连拔五城,让秦朝不敢东向。吴起善于收买人心,为了让士卒为其卖命,居然能给士卒吸吮毒疮,这一般将领根本做不到。吴起这样做并不是真心的爱护士卒,这是交换,我用为将的体贴交换你的性命。士卒们哪遇到过这种爱护士卒的将军,纷纷为其效死命,这才让吴起在战场上大杀四方。
但吴起在魏国也呆不长久,如此猛人,一般君主震慑不住他,吴起受到魏相的诬陷,只能离开魏国前往楚国。
到了楚国后,吴起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,他被任命为楚相,负责变法图强。吴起虽然人品不咋地,但确实是内政军事高手,在他的改革下,楚国日益强大,南平百越,北并陈蔡,却三晋,西伐秦,让诸侯患之。
既然是改革,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,吴起变法得罪了楚国贵族,当楚悼王死后,楚国贵族发动叛乱诛杀吴起,吴起走投无路,选择玉石俱焚,他爬到楚悼王的尸体上面,楚国贵族为了射杀吴起,居然把楚悼王尸体射成了马蜂窝。太子继位后,追究这件事,楚国贵族被灭门的有七十余家。
吴起有多狠辣,临死的时候也不忘拉一些垫背的,跟吴起玩心眼,简直是找死。
吴起有能力有才华,但却不仁不义、不忠不孝,是个真小人。
手刃乡党,不仁。
杀妻求将,不义。
母死不归,不孝。
侍奉多君,不忠。
吴起最终死于非命,算是为自己之前的种种行为付出了代价。
公证的讲,吴起的能力值得肯定,他在楚国的变法更没有错,他受到历史的诟病纯粹是他个人品质有问题。
再回到开头我们提到的司马光用人法则,对于一个老板而言,用人的时候如果没有圣人和君子,只有小人和庸人,那到底该选小人,还是庸人?
选小人,怕驾驭不了遭到反噬,选庸人呢,又不能成事,这真是一个历史性难题。
发布于:山东省牛策略-十大配资公司排名-线下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入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