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16天。这是黄仁勋高调宣布H20芯片解禁,到中国网信办发出约谈通知的全部时间。
在安全风险这个核心问题上,中方需要确保万无一失,并要求英伟达提交相关材料,自证清白。
特朗普曾经打压中国企业的手段,终是落在了自己头上。
作者-水
从"破冰"到"破防"
7月15日,黄仁勋面对央视镜头笑得格外灿烂。
这位英伟达CEO刚刚宣布了一个"非常、非常好的消息",美国政府批准了对华出口许可。
他手中那款专为中国定制的H20芯片,被包装成中美科技合作的"破冰信物",仿佛能洗刷掉此前封锁带来的所有不愉快。
可惜,这场"破冰"很快就变成了"破防"。
16天后,这个笑容戛然而止。
中国国家网信办的一纸约谈通知,如惊雷般炸响在英伟达总部,直指H20芯片存在"漏洞后门安全风险"。
这份援引《网络安全法》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的正式文件,要求英伟达就技术风险问题提交说明材料。
问题的核心在于NVIDIA Secure Core安全认证模块。这个模块表面上用于防止设备欺诈访问,听起来很正当。
但技术专家指出,它就像一个"表面是门禁卡,实际是监控摄像头"的双面设计。
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,早在5月5日,美国议员比尔·福斯特就在国会山推动立法。
这位有芯片设计背景的议员直言不讳:强制所有对华出口AI芯片植入"追踪定位"功能。
他甚至毫不掩饰地说:"技术已成熟,大部分已内置于英伟达芯片中。"
这就像给每个用户戴上了一副"24小时跟踪的电子脚铐"。
轻则窃取数据中心位置信息,重则瘫痪自动驾驶系统或智慧城市中枢。
还记得以色列利用传呼机对黎巴嫩真主党发动的恐怖袭击吗?
还记得伊朗多名高官因为使用苹果手机而惨遭"狙杀"的事件吗?
技术后门早已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想象,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威胁。
唐装笑容下的数字陷阱
黄仁勋的公关攻势可谓费尽心机。
今年以来,这位华裔CEO已经三度访华,甚至特意换上喜庆的红色唐装。
他努力学说中文,姿态放得极低,把"重视中国市场"几个字写在了脸上。
但在国家安全这块冰冷的铁板面前,所有的个人魅力都显得苍白无力。
有理由着急的不只是黄仁勋个人,更是英伟达的钱包。
此前美国一纸禁令,让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H20芯片成了烫手山芋。
这些芯片在中国以外几乎无人问津,几十亿美金的库存砸在手里,只能眼睁睁看着变成废铁。
更讽刺的是当中国在某个领域还造不出来时,它就高举"国家安全"大棒,严密封锁。
把中国企业拉进"实体清单",让你寸步难行。
可一旦中国的国产技术熬过了封锁,吭哧吭哧地追了上来,它的策略就变了。
封锁的大门突然就打开了,用英伟达强大的市场地位和成熟的生态来冲击刚刚起步的国产芯片。
H20的解禁,被普遍看作是这套玩法的又一次上演。
眼看华为等国产AI芯片已经崭露头角,性能直逼H20,再禁下去已经没有意义。
那就干脆放开,用价格战和市场战把对手扼杀在摇篮里。
但他们显然低估了中方的警觉。
一边指责别人"偷技术",一边往自己卖的产品里塞"特洛伊木马"。
这种贼喊捉贼的戏码,实在谈不上高明。
制裁中芯国际时说人家"偷技术",转头自己卖带"后门"的芯片倒成了"正常生意"。
合着"国家安全"是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?
当黄仁勋信誓旦旦承诺发货时,他绝口未提芯片里可能埋着的这些"定时炸弹"。
无论黄仁勋如何示好,哪怕他天天穿唐装开发布会,只要芯片内有"后门"、有"监控",那中国市场的大门也只能对他紧闭。
当229亿美元遇上国家安全
这次约谈,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。
过去,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,中国更像一个被动防御的拳手。
尽管奋力招架,并埋头苦练内功——搞自主研发,但过程漫长,代价高昂。
而现在,情况正在起变化。
中国不再仅仅是那个埋头追赶的学生,它庞大的市场本身,就是最有力的话语权。
2024年,H20芯片贡献了英伟达在华80%的营收,销售额高达120-150亿美元。
中国四大云服务商——字节跳动、阿里巴巴、腾讯、百度,吃下80%的份额。
黄仁勋在5月财报会上坦言:若失去中国市场,英伟达将承受135亿美元损失,更可能错失500亿美元的算力蓝海。
从被动地接受规则,转向主动地设立门槛。
你要来我这里卖东西,就必须遵守我的安全规矩,接受我的安全审查。这合情合理。
与其提心吊胆地用着别人可能留了"后门"的房子,不如自己辛苦一点。
一砖一瓦盖起一座完全属于自己的、安全坚固的堡垒。
华为昇腾910B芯片的大模型训练效率已基本持平H20,且国产化适配程度更高。
最重要的是成本仅为H20的三分之二。
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就直言不讳,H20的性价比并不高,很多企业宁愿选择华为的昇腾系列。
这至少说明,在纯粹的算力上,国产芯片已经能顶上来了。
一纸约谈书,30国齐跟风
中国这次出手,看似突然,实则是蓄力已久的一记反击。
多年以来,"国家安全"这个词,几乎成了美国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的万能借口。
从华为、中兴,到中芯国际、海康威视,一长串的实体清单,几乎扼住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咽喉。
这顶"安全"的帽子,似乎只看尺寸,不看事实。
现在,中国用行动表明:安全从来不是单向的。
你能用"国家安全"作为武器,我同样可以。
你担心我的5G基站,我就有权怀疑你的AI芯片。
这并非简单的"以牙还牙",而是在宣告一种新的游戏规则。
尊重是相互的,安全标准也必须是统一的。
想用双重标准在中国市场上予取予求的时代,结束了。
约谈消息传出当天下午,寒武纪股价飙升7%,中芯国际涨超5%,华虹半导体逼近6%。
这种热烈反应,折射出对国产替代路线的坚定信心。
英伟达陷入空前困境。
若按美国要求保留监控功能,可能彻底失去中国市场;若拆除这些设计,又将违反本国法规。
这个两难境地恰是黄仁勋左右逢源策略的反噬:在国家安全议题上,没有骑墙派生存的空间。
结语
这纸约谈通知,表面是技术审查,实质是在告诉全世界:数字时代的游戏规则,不能只有一家说了算。
技术没有国界,但技术安全有底线。当芯片从工具变成武器,每个国家都必须在便利与安全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点。
牛策略-十大配资公司排名-线下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入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